学科建设办公室
首页|机构设置|规章制度|学科建设|研究生工作|导师风采|学习园地|下载中心|联系我们|学校主页
工作动态
· 学科办组织开展联培研究...
· 联培研究生“安全卫生月...
· 研究生男篮代表队荣获我...
· 我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参加...
· 学科办组织联合培养研究...
· 学科办集中学习党员干部手册
· 我校召开硕士授权单位和...
· 研究生男篮代表队在校联...
· 学科办组织召开硕士培育...
· 学科办组织在校研究生开...
· 学科办举办联培研究生新...
· 学科办举办学科助理首次...
· 学科办举办联合培养优秀...
· 学科办成功开展联培研究...
· 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培研究...
学习园地
您的位置: 首页>>学习园地>>正文
2018,中国“双一流”建设自信出发
2018-05-14 08:24   审核人:   (访问次数:)

(作者系同济大学办学质量评估院评估专家,上海高校智库管理与研究中心研究员  樊秀娣)

原网址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ODg3NTEwNA==&mid=2651119704&idx=

2&sn=92b6c13d83c07d15dfa387f4077322b4&chksm=8b7aa3d7bc0d2ac12dca0cc58

fc2d688539aa06f30d4ebde1f994aafe42fc33636083e9340b9&mpshare=1&scene=1

&srcid=0513PJX8lllzG4ZNWdcLlgtz#rd

   中国“双一流”建设,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从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推出,到《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的公布,再到各地区、各高校建设方案的纷纷亮出,“双一流”建设无不遵循着共产党执政、社会主义建设、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展现了中国社会和高等教育自信的魅力。

中国“双一流”建设战略目标是中国综合国力强盛和高等教育成就相交集的现实需求:

首先,“双一流”建设是中国社会道路自信的时代产物。十八大以来,中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2013-2016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7.2%,明显高于世界同期2.5%的平均水平。同期,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平均为31.6%,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6.9%,总量达到82.7万亿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超过12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15%左右,比5年前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稳居世界第二位。同时,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跃升至2017年的第22位。我国研发经费投入规模跃居世界第二。2016年全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57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52.5%,年均增长11.1%,仅次于美国。我国科技创新成就举世瞩目,若干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跃升,一些战略必争领域抢占了制高点,开辟了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原始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高技术研发成就斐然,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如此高发展的领先态势,用事实证明了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吹响了“双一流”建设的“进军号”。

其次,“双一流”建设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主体抉择。中国“双一流”建设承载了历代仁人志士办出世界一流教育的理想。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高度重视文化教育,中国的现代高等教育,它不像西方大学那样在社会工业化的过程中自然形成,而是诞生于国家危亡时刻的需要,在内忧外患下顽强成长。中国1895年建立的近代第一所北洋大学,提出了“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口号。可以说,中国现代高等教育自它诞生起就带有强烈的使命感和信仰追求,那就是兴学强国。习近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与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兴学强国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今天中国人民对于教育的需求已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对公平而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与其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所以,通过“双一流”建设,推动更多学校发挥特色,促进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总体上升,早日实现高等教育强国宏愿,这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新高度。

   再者,“双一流”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自信的成就彰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赢得了世界的敬佩和赞誉,其中高等教育的巨大贡献和坚强后盾是不言而喻的。在科睿唯安发布的2017年“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中,我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共入选265人次,其中大陆高校的科学家共计161人次,覆盖了化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14个学科领域。位次于美国、英国之后,位居世界第三,实现了41%的最高增长。“十二五”期间,38个跨学科、跨单位、跨国界的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建立,有50%的国家级创新平台主要依托高校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高校在载人航天、干细胞、量子隐形传态等研究领域取得一大批标志性成果。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2017年11月9日“2017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上对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做了基本判断,认为:中国开始进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一方阵;中国开始与国际高等教育最新发展同频共振;中国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是追赶与超越、借鉴与自主、跟跑与领跑交织交融的关系;世界高等教育开始倾听中国声音、融入中国元素。由此得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整体已进入世界中上水平。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成就,为“双一流”建设奠定了国力基础。

   当然,我们在为中国“双一流”建设鼓足干劲的同时,还应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双一流”建设中如何保障本科教学质量提高、促使本土优秀人才拔尖、加强产学研互通、推进创新型科研成果产出、加快现代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建设等等问题,都亟需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

打印    收藏
上一条:高校促进跨学科研究的组织设计策略
下一条:中国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建设的历史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许昌学院学科建设办公室/研究生工作办公室 |  电话:0374-2968659